四合院开局撬走娄小娥(加料)-第609章 外面的世界
桃公子
5 月前

看到女儿的这幅表现,老吴心中暗自高兴。 倒不是他想要女儿喜欢上夏辰,而是有夏辰这么优秀的年轻人出现,老吴也更好劝说自己的女儿回到上海,去见识更广阔的世界,认识更优秀的年轻人。 夏辰见对方盯着他看,也早就习惯了。 虽然这张脸是经过易容的,跟夏辰原本的面容也有几分相似,还是一样的帅气逼人。 老吴也是赶紧给夏辰介绍:夏医生,这是我女儿,青红,这是我儿子青峰。 随后,又对自己女儿和儿子介绍:这位是来自香港的夏医生,夏医生医术高明,刚刚治好了我的头疼病,你们还不快跟人打招呼! 吴青红和吴青峰也是连忙开口致谢:夏医生好,谢谢你治好了我爸。 没事,应该的,举手之劳。 吴泽明招呼着:夏医生,快屋里坐,我们这地方比较小,条件比较简陋,您多担待。 青红,赶紧的,倒茶。 说着,还找出一条毛巾,把凳子擦了擦,才让夏辰坐下。 两人简单客套了几句之后,吴泽明也是直接问道:夏医生,您是从香港来的,怎么想起来到这偏远的山区游玩? 夏辰笑了笑,喝了口水:我们家是中医世家,家中长辈经常教导我: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中医文化博大精深,一人一家的学问始终有限。 而中原大地,地大物博,人才辈出,卧虎藏龙。在这里,有许许多多的杏林国手,每一位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。 再加上最近一切也放开了,交通也方便了。我就想着来到中原大地上四处游玩,顺便与各家名医交流医术,增长见识。 这不是,刚好听到咱们这儿有这个医术高明的苗医,便来了。 吴泽明点头称赞:原来如此,看来夏医生的家族也是家学渊源。 佩服佩服。 正好,夏医生是从外面来的,对外面的政策,发展状况,想必都很了解,不知道能不能请教您几个问题?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,尽管问吧。 吴泽明一直在计划回上海,但也有各种问题,他在厂子里干了这么多年,早就成了技术骨干,厂子里无论如何也不不想放人。 若是厂里不放人,老吴一家的户口、工作的问题就没有办法解决。 最近,吴泽明他们经常听的收音机,关注着外面的消息。 听说外面现在已经有很多私营企业,放开了自主经营,甚至那些做小生意的,已经出现了很多万元户。 所以,吴泽明已经是下定了决心,无论上面放不放人,他都要带着一家人返回上海。 只是,如果能够更加详细的了解一些外部的信息,他也就更加放心,还能劝说他的一些老乡,跟他一同返回上海。 所以,吴泽明最想了解的就是外面的发展现状,他也是直接问了:夏医生,我听说沿海的几大城市,上海,广洲,深圳等地,都已经有了许多自主经营的个体户,还有许多外面的商人投资建厂,建酒店,这些都是真的吗? 上面对这个是怎么看的?现在如果在外面找工作,容易吗? 夏辰笑了笑:听吴先生的口音,应该是上海人吧?这是准备返回上海吗? 吴泽明点点头:我们一家人都是上海人,当初也是为了资源建设才来到了这里。 我们来的时候,大女儿也才刚出生。 这一晃,已经一二十年过去了。 可这里并不是我们的家,我们的老家在上海,当然想要回去。所以,才想着尽可能多的了解一些外面的消息。 这也无可厚非,上海和深圳这几个沿海城市,现在确实在大搞建设,到处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。 许许多多的外来商人在那里投资建厂,盖酒店、盖宾馆、搞餐饮。也确实有许多工作的机会。 当然,这些私营的企业工厂,不像是公有企业,不能解决住房问题。当然,私营企业的工资水平确实没得说。 而且,现在沿海的各大城市,已经开始尝试建设商品住宅小区,以后倒是可以直接自己买房子。 所以上面的态度,当然是鼓励支持。 吴泽明听了这番话,心中大定,更加坚定了早离开这里的想法,连忙致谢:夏医生,真是太感谢了,你带来的这些消息,真是太有用了。 夏辰挥挥手:没什么,这些在外面并不是什么秘密。想必吴先生在上海的亲人,应该也和你说过这些消息。 吴泽明点点头:确实也说过,但是能够亲耳听到你再说一遍,我的心里也更加有谱了。 随后,两人又详细聊了一些外面的具体现状,各种政策变化。 在这个偏远的山城,交通闭塞,通讯不便,人们能够了解外界消息的渠道非常少,也就是报纸,和信号时好时坏的收音机。 吴泽明离家接近二十年,能回去的机会少之又少,每次回去都是匆忙过个年就回来了。 再加上这两年外界的发展变化实在太快,在这里很容易就跟外界的社会脱轨了。 如今,来了夏辰这个香港来客,不但对东南沿海的各种消息都知之甚详,甚至还知道外国的很多消息。 这些消息对吴泽明来说,无疑是雪中送炭。 不多时,吴泽明的妻子也做好了饭。 两荤两素,有鸡蛋汤,还有白米饭,也是极为丰盛了。 一边吃,老吴也还在问着一些外界的消息。 夏辰也是知无不言,说起一些外界有趣的的事,青红也听的很是认真。 虽然青红不愿意离开这里,回到上海,但对于外面的消息还是充满好奇的。 尤其是这里流行的很多东西,都是从香港流传过来的,就比如喇叭裤,蛤蟆镜,邓丽君的歌,猫王的歌舞等等。 聊天中,吴泽明也发现,自己的女儿对外界这些消息,还是感兴趣的。 于是,吴泽明也是变着法的引导话题:夏医生,你从香港那边来,我听上海的亲戚说,香港那边非常发达。 就是这里的一些小年轻,也都学着那边的一些潮流。 能跟我们说说香港那边的事吗? 当然没问题,香港确实发展的更快。 就比如建筑这方面,香港最高的建筑已经有五十多层的高楼大厦。 私家车也更加常见。 还有移动电话,也就是常说的大哥大…